锡山区政府督学倪世清郭昭2013年,锡东高中的“思维可视化课程基地”被批准为江苏省第三批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在省厅组织的课程基地视导评估中获“优秀等级”。2016年1月学校被授予江苏省首批STEM试点单位。同年,锡东高中又获批建设“创客空间课程基地”。两项课程基地,推动着学校未来课堂和创客平台的硬件建设,优化了学校的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奠定了学校优质特色发展基石。促进了师生教学观念的转变,凝炼提升了学校办学的新优势。一、思维可视:让学生的思考清晰可见2013年8月,锡东高中申报的“思维可视化”项目被确认为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培育项目。“思维可视化”课程基地,是一个力图从思维层面提升教学效能的创新型实验项目。其核心是借助技术手段,把学生学习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在师生共同分享、分析、评价和诊断中,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探究和团队合作等学习能力,推动教师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舒适新颖的课堂环境,打破传统沉闷的格局。走进锡东高中的“云课堂”教室,突入眼帘的是:可根据学习者的需要,拼装成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不同格局的彩色课桌椅,打破了传统教室课桌椅的布局,催生了课堂的灵动;米黄色的地板、三面环墙书柜和一排充电柜,充满了人性关怀;一个触控一体机、三块电子白板以及人手一台Ipad,替代了普通教室课桌上摆满的书籍讲义,无纸(或少纸)化的移动学习环境,可以同屏、异屏、循环屏的多视角观察方式,更加便于师生、生生交流,让课堂活力倍增;一个平板中控、三个自动跟踪摄像仪,教师一键操作就可让整节课自动录播(学生回答也是自动切换录制),为教师后续教研反思、学生在线学习和校际交流提供更大的便利。可随时进行的学习互动,让思维碰撞灵感。“云课堂”是基于高速流畅、随时随地、安全便捷的网络环境下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更像是一个更开放、无边界的学习平台。在“云课堂”中,学生可以随时进入网络学习平台,根据任务驱动对海量的资源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学习,对传统课堂上未完成的学习任务,需拓展的学习项目,或需温习巩固的知识可随时进行再学习。在这种“冲浪式”的学习活动中,既可以实现生生、师生的互动交流,也可以和校外同龄学子乃至更广范围的教师、学科专家和学习共同体研讨问题、分享成果,从而在互动碰撞中激发、催生灵感。“大数据”的采集,让思维实现可视可控。“云课堂”可利用强大的“云计算”功能,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形成各类“大数据”即时反馈教师,以此启迪教师优化教学过程,科学全面评价学生学习,这是“云课堂”的独特优势。锡东高中在系统分析影响学生学习行为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围绕兴趣爱好、情感态度、思维方式、学习质量、问题障碍等内容,探索建立了基于思维可视化的“大数据”监测模型,通过研究比较上述五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对学生开展共性指导和个别辅导。目前,基于“云课堂”背景下的“大数据”分析与诊断理念,不仅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寻找差距、发现优势、树立信心的重要依据,也成为学校和教师评判课堂成效、优化教与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思维导图”完成思维的归纳
时间: 2018-01-08 09:12 来源: 校务管理中心 点击数: 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