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有效提升课题研究品质,深入推进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持续推进“课题进课堂”专题研讨活动。3月28日,2023年无锡市“课题进课堂”研究共同体高中教学研讨活动于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举行。 此次活动,来自全市课题进课堂研究项目学校十五所项目学校的分管校长和项目负责人及优秀教师代表参加,活动分两个会场同时进行,共有60余位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活动由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黄树生博士主持,分为课堂教学及点评、专题汇报和专家讲座三大部分,活动成效显著,反响热烈。开幕式上,无锡市教科院和锡山区教师发展中心领导提出课题必须和课堂结合,教师要到课堂里去研究课题,让课题生根于课堂、立足于课堂、实践应用于课堂,要架构“课程—课题—课堂”的一体化建设,让每一个课题的研究目标开枝散叶,研究内容落地生根。教学现场:课堂磨砺,就实处行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的于均伟老师执教高一数学《基本立体图形》。针对《立体几何》的起始课《基本立体图形》,于老师从学生的新旧认知冲突:“到一定点的距离为1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引入,提出了研究立体几何的必要性,再通过阅读章引言展开研究,从整体观察入手,研究生活中的几何体,让学生尝试分类展开对多面体的研究。教师先带着学生一起分析归纳棱柱的定义,特征及表示,再适时引入“欧几里得”数学史,课堂教学不仅帮助学生对棱柱的概念做出了辨析,还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探究精神。接着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尝试归纳小结棱锥棱台的结构特点,再对三者的联系做出了探究。市教科院副院长张海强在肯定于老师课堂的同时,提出了几点我们需要关注的建议:1.仔细研读新课标,认真审读课题,把握好一堂课的基本点,让课堂自然生成。2.鼓励学习大单元教学设计,把握核心概念,搭好框架图,让学生有法可依,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素养。3.高中阶段的定义课,建议我们多用“属加种差定义法”,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一步升华。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的刘宝庆老师执教高二物理《互感与自感》。刘老师的教学过程由无线充电的原理引入,让学生“创造性”的用电磁炉给“手机”充电,创设出有趣、活泼的教学情境,结合生活中的互感现象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再通过“千人振”实验和断电自感实验,让学生对比感受感应电动势的变化,从而引入自感现象,利用学生活动绘制电流时间图像以及理论知识突破重难点,最后由学生利用学习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自感现象,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课后,来自无锡市辅仁中学的赵莹老师对刘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探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得失,并在备课的前期分析,课堂的活动设计等方面给予了及时的建议和指导,同时赵老师强调在教学中需要倾听学生的想法,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认知,使得本次活动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目的。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的安娜老师执教高二《读后续写中的情节创意构建》。安老师基于本校课题“创中学”——“创意、创见、创造”的理念,针对学生在读后续写中突出的缺乏思路、无从落笔的问题,设计了理解、运用和创造三个层面的活动,为学生搭建读后续写的有效支架。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的褚艳老师执教牛津高中英语选修一第二单元Extended reading 板块Tea:The Gift to the World。褚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基于辅仁中学的省级课题《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涵育文化自信》。褚老师的教学设计别具一格,KWL阅读法让人耳目一新。课堂上,学生先读后赏,多模态语篇的融入,思维活动的梯度设计很好地促成了学生的生成。学生积极参与到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中,并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张明子老师分别对两节课进行了深度点评。张老师首先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展示过程中的特色和亮点,同时也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改进意见,引发了与会老师的积极思考和讨论。专题汇报:经验交流,从深处行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的徐雁华老师作了《打造辅仁研究范式,讲好中国文化故事》的课题汇报。徐老师从课题理念进课堂、研究方法进课堂和课题成果进课堂三个方面展开,结合学校开展的大量教学研究活动,探究了课题进课堂的校本化实施策略,明晰了以课堂为研究现场实现“教”与“研”双向建构的路径。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的董琰老师做了《课堂里的课题》的课题汇报。董老师从什么是“课题进课堂”、为什么要“课题进课堂”以及课题如何进课堂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锡东高中政治课堂里的课题研究实践,向大家展示了具有锡东特色的课题实施路径。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的章建锋老师作了《数字化时代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课题汇报。章老师从课题研究情况汇报、课题进课堂后的教学方式变化、课题进课堂的实例操作以及课题进课堂的成果推广与总四个方面讲述了梅村高中课题进课堂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果展示。专家讲座:行家指引,往高处领江南大学田良臣教授作了题为《也说“课题进课堂”》的讲座。讲座分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教学研究、教学新解与指向”三个部分,田教授结合具体课例分析了如何开展课题研究,阐述了课题研究课的内涵意蕴,向与会教师展示了课题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市教科院领导充分肯定了三所学校的课题研究和课堂实践,指出:各学校各学校在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需明确课题进课堂的功能与价值取向,明确课题进课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载体、是实现教科研训一体化的最佳载体、是使教材的实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最佳载体、是从知识逻辑走向学习逻辑的最佳载体、是从思想观念走向教学管理的最佳载体。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安排紧凑,为课堂研究中心下沉到课堂,切实将科研力有效转化为课堂教学能力提供了一个探索交流的平台。课题进课堂,是改善课堂教学生态,促成育人方式转型,促进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有效落实新课改目标的重要路径。课题研究如何真实指向常态课堂实践,凸显教育科研的实践价值,以科研支持教学变革,是值得永远研究的课题。报道陈玉松 摄影戴平


一、思维可视化我校的“思维可视化”课程基地,是依托思维可视化技术建设未来课堂,构建思维可视化学习模型,研发学科思维可视化学习资源,促进学生学习力持续提高的课程基地。其核心是借助技术手段,把学生学习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在师生共同分享、分析、评价和诊断中,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探究和团队合作等学习能力,推动教师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思维可视化”课程基地,是一个适用并覆盖了高中所有学科,整合了思维科学、心理科学、脑科学、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综合性教学实验项目,也是一个力图从思维层面提升教学效能的创新型实验项目。 思维可视化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流程 思维可视化理论模型二、基于“思维导图”和“云课堂”的思维训练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1)、“思维导图”--让思维清晰表达,可视可借鉴。思维之形是放射性的,是从中心向四周弥散的开放性结构。思维导图由点到线、线面结合、融为一体的放射性结构,正切合了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和教学的基本规律。我校“思维导图”教学基本思路是,把学习内容提炼出若干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作为一个思考中心,教师围绕这个思考中心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形成若干思考点或可联想的知识或技能,使各个看似孤立的知识逐步扩展为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 学生思维导图1 学生思维导图2(2)、“云课堂”—让思维互动碰撞,可测可诊可评。“云课堂”是基于高速流畅、随时随地、安全便捷的网络环境下的课堂。相较传统课堂而言,“云课堂”可以使教学活动、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不再受时间、空间、速度、方式等要素限制,因而是一种更为开放的课堂,是一种无边界的学习平台。在“云课堂”中,学生可以随时进入网络学习平台,根据任务驱动对海量的资源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学习,对传统课堂上未完成的学习任务,需拓展的学习项目,或需温习巩固的知识进行再学习。在高中三年探索思维可视化的三个学习阶段:高一年级运用思维导图技术进行信息加工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记忆、思维的训练课程,系统的掌握记忆方法(关键词链接、图像链接、归纳记忆、分类记忆、思维导图记忆、图示化记忆、分解记忆等)和思维方法(发散、聚合、辩证、递进、转化、创新)。高二年级运用流程图进行解题训练。高三年级运用建模原理进行专题复习及提升应试能力。 学生“云课堂”1 学生“云课堂”2 学生“云课堂”3 学生“云课堂”4 三、“设计思维”—让思维过程更明晰设计思维课程,是学校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聚焦学生思维,根据学校“创中学”基本理念开发的校本课程。设计思维,给学生提供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工具、方法及技术。本课程围绕问题解决,学习设计思维的特征,掌握问题解决的系统路径,提高学生的思维、实践及创新设计能力。本课程利用高一年级综合实验活动实践,面向全体学生开设。 3D打印研究中心 物联网设计研究中心四、思维,让课堂飞扬 ——指向“高阶思维”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主题为“思维,让课堂飞扬”的大型对外公开课活动,聚焦深度思维,以“高阶思维”驱动“低阶思维”,让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从表层走向深层,让学生从“记忆”学习走向“创造”学习。来自省内外50多所学校、300多名专家、教师云集锡东高中,参加课堂研讨盛会。学校特邀全国教育名师、骨干教师与本校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同时开设思维导图的校本课,展现了锡东高中“兼容并包、启慧大成”的办学理念和“自信自能”的优良学风。这已成为锡东高中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名师课堂1 名师课堂2 名师课堂3五、课程基地促进教师发展,成果丰硕学校将坚持以课程基地建设为引领,进一步革新教学管理方式,培养未来教师、打造未来课堂。教师自觉快速成长,在多年的“云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校教师边学习、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基本认同了新技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强大辅助功能,创造性地开发了基于学生“云课堂”学习的校本课程,积累近500节覆盖各学科、课型丰富的“云课堂”教学资源。8名老师以“云课堂”教学为核心内容,撰写的论文通过了研究生毕业答辩。过敏红、董炎、吴晓贤老师分获全国“未来课堂”名师教学优质课展评一、二、三等奖。学校结集出版了一期基于“云课堂”的教学专辑,形成了《创建可视化课堂》、《思维导图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三本论文集。 思维可视化论文集 我校屈社文老师作为无锡市科技教育教师代表,参加了2015年1月9日在北京隆重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获得了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屈老师参加国家科学技术表彰会 我校思维可视化课程基地自建成以来,已先后接受了云南云靖市教育局、上师大附中、上海交大附中、加拿大皮尔教育局、英国布洛赫特学院、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等国内外近百个单位的考察指导。陈平副校长在华东师大“未来课堂”研讨会上所作的《云课堂——未来的课堂》专题报告,让与会代表详细了解“云课堂”的功能与优势,促进思维可视化在更大范围的实践应用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国内外学者专家来校考察 我校的思维可视化课程基地被评为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基地优秀项目,《“思维可视化课程”实践与研究》获区首届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省优秀课程基地


2020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学生体测成绩.xls


有梦想来锡东

锡东高中军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