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日期:  至  提交

• 思维可视:让学生的思考清晰可见


一、思维可视化我校的“思维可视化”课程基地,是依托思维可视化技术建设未来课堂,构建思维可视化学习模型,研发学科思维可视化学习资源,促进学生学习力持续提高的课程基地。其核心是借助技术手段,把学生学习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在师生共同分享、分析、评价和诊断中,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探究和团队合作等学习能力,推动教师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思维可视化”课程基地,是一个适用并覆盖了高中所有学科,整合了思维科学、心理科学、脑科学、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综合性教学实验项目,也是一个力图从思维层面提升教学效能的创新型实验项目。思维可视化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流程思维可视化理论模型二、基于“思维导图”和“云课堂”的思维训练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1)、“思维导图”--让思维清晰表达,可视可借鉴。思维之形是放射性的,是从中心向四周弥散的开放性结构。思维导图由点到线、线面结合、融为一体的放射性结构,正切合了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和教学的基本规律。我校“思维导图”教学基本思路是,把学习内容提炼出若干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作为一个思考中心,教师围绕这个思考中心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形成若干思考点或可联想的知识或技能,使各个看似孤立的知识逐步扩展为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学生思维导图1学生思维导图2(2)、“云课堂”—让思维互动碰撞,可测可诊可评。“云课堂”是基于高速流畅、随时随地、安全便捷的网络环境下的课堂。相较传统课堂而言,“云课堂”可以使教学活动、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不再受时间、空间、速度、方式等要素限制,因而是一种更为开放的课堂,是一种无边界的学习平台。在“云课堂”中,学生可以随时进入网络学习平台,根据任务驱动对海量的资源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学习,对传统课堂上未完成的学习任务,需拓展的学习项目,或需温习巩固的知识进行再学习。在高中三年探索思维可视化的三个学习阶段:高一年级运用思维导图技术进行信息加工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记忆、思维的训练课程,系统的掌握记忆方法(关键词链接、图像链接、归纳记忆、分类记忆、思维导图记忆、图示化记忆、分解记忆等)和思维方法(发散、聚合、辩证、递进、转化、创新)。高二年级运用流程图进行解题训练。高三年级运用建模原理进行专题复习及提升应试能力。学生“云课堂”1学生“云课堂”2学生“云课堂”3 
时间: 2020-07-10 10:02   来源: 教师发展中心   点击数: 5390

• “立体阅读”——培养精神明亮的人


一、立体阅读我校提出的“立体阅读”课程基地,是根据学校办学目标及未来学习特点提出的,以语文、英语、历史为主的多学科组成,着眼提高学生素养及提升学生人格品质,强调多形式、多角度、多层次阅读、反思、体验、分享的学科课程基地。我校的“立体阅读”意在通过“点式的感受”、“线面的交流、分享”、“立体的展现和互动”,完成阅读从接受到分享、进而达到能力展现的动态提升。我校通过创建“立体阅读”课程基地,把学校建设成一座“图书馆”,让“书香”弥漫校园,切实提高师生的学习能力、文学素养和精神涵养,改善师生的人格气韵,实现师生自我教育的终身延续和人格的持续提升,“打下精神的底子”(钱理群)。二、把学校建成一座图书馆1.以图书馆为主的泛读区2、“月亮湾”漫阅读区让阅读成为日常。教学楼四个楼层,设立文学、英语、历史、科技、地理、生命科学、军事、艺术8个阅读区和一条地图历史长廊。立体阅读功能分区文学漫阅读区生命科学漫阅读区历史漫阅读区地理科学漫阅读区英语漫阅读区学生课间慢阅读区阅读1学生课间慢阅读区阅读23、精读阅读教室辅助教学。13个精读阅览室,共有座位约998个,选派专职教师负责阅读教室的管理。贴近教师办公和学生学习区域的精读阅览室,成为了教室门口的“小型图书馆”,为师生开展语文、英语阅读活动,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教学条件。4、“漂流书屋”设立在学校开放式博物馆的右后侧,精致书架、个性台灯、舒适沙发、绿色植物融为一体的温馨阅读环境,给爱书的同学提供了一个阅读交流的场所。多年来,“漂流书屋”已初具规模,捐赠的图书已累计超过5000册,这种基于精神分享、诚信
时间: 2020-07-01 09:00   来源: 教师发展中心   点击数: 7231

• 研究课程标准核心素养 提升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青年教师校本培训


2019年12月12日下午,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邀请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吕红日博士来校讲座——“核心素养与评价”,引领青年教师积极转变理念,了解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教学变化。此次培训由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孙奕丹主持,副校长浦建军、前副校长陈平和30多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吕红日博士从地理、历史、数学、物理、语文等学科的考试例题出发,比较指向考查知识的传统例题和指向素养的情境例题的不同,引导青年教师直观的理解指向核心素养的考试变革,解读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命题原则,指出素养课堂的特征:教学目标上指向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教学过程中注重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本身;教学内容上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从“掌握知识”转向“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评价从“考试评价”转向制定“评价维度”的展示性评价。面对这些新的变革,吕博士认为我们需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体系,教学要指向核心素养的大概念、情境化、任务化教学。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调整教学策略,尝试探索素养为本的单元设计、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问题解决的测评考试、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等多样课堂策略,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培训简朴却热烈,给青年教师的课堂设计指明了方向。最后,浦建军副校长从学校和个人发展层面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期望:青年教师是锡东高中教师群体中的生力军,是最具有活力和发展空间的群体,代表着锡东的发展和将来。新课改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能刻苦钻研,厚积薄发,主动研究,积极探索,在个人发展的同时,推动学校的发展,共筑锡东的美好明天。报道:孙奕丹摄影:戴平
时间: 2019-12-13 10:16   来源: 单位管理员   点击数: 3118

校长信箱:xdgzxzxx@163.com      工会信箱:xdgzghxx@163.com

家委会信箱:xdgzjwh@163.com     微信号:xdgzdyh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安镇街道文瑞路60号